一人得糖尿,全家都危險!如何防止糖尿病的“蔓延”?
瑞典的科學家曾經對 15 萬名 2 型糖尿病患者及其 2 萬名子女做過研究,結果發現:如果某個家庭中有人得了糖尿病,那么他家里人得糖尿病的風險大約是一般人的 2~30 倍。這告訴我們,糖尿病的發病是有遺傳風險的。
有數據顯示:
父母雙方一人有糖尿病,孩子的患病風險為40%;
父母雙方都有糖尿病,孩子的患病風險為60%;
同卵雙胞胎,其中一個有糖尿病,另一個的患病風險高達90%。
那糖尿病是怎么“傳染”的呢?
2型糖尿病是一種由遺傳與環境因素共同決定的復雜疾病。它的兩大病因:遺傳與環境。
1. 遺傳因素,決定了個體的糖尿病易感性,但也不必過于擔心,糖尿病的遺傳性是指跟沒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相比,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患病幾率更高,并不代表一定會得糖尿病。
2. 環境因素,如肥胖、體力活動、飲食習慣、性格特征等,在2型糖尿病發生發展中可能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
配偶患糖尿病,另一半患病率高?
有研究團隊在2011~2012年選取全國25個社區中34 805對年齡在40歲或以上的夫妻開展調查,研究結果顯示,與配偶為非糖尿病的調查對象相比,配偶罹患糖尿病的調查對象具有更高的概率罹患糖尿病、肥胖、代謝綜合征和心血管疾病,且這種關聯獨立于年齡、教育水平、糖尿病家族史、吸煙和飲酒狀態、體力活動和飲食習慣等。
40歲以下的年輕夫妻是否也可能存在這種“傳染”現象?
實際上,高脂肪低纖維素飲食、長期靜坐生活方式、社會心理壓力、不規律生活作息、吸煙酗酒及環境內分泌干擾物等心血管代謝病危險因素在年輕夫妻中的流行趨勢更為嚴峻,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的“傳染”現象可能同樣存在,因此更加需要引起警惕。
全家一起動員,防止糖尿病的發生和蔓延!
為了避免糖尿病一代代延續,必須全家總動員,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來抵制糖尿病的侵襲。
1. 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
糖友的飲食療法其實并不可怕,其核心宗旨是“營養均衡、食不過量”,對健康人也同樣適用。全家一起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僅能督促家中的糖友,對其他家庭成員來說,也能預防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中風等生活習慣病。
2. 提倡運動,讓一家人動起來
和家人一起運動,不僅增加樂趣,還是家庭成員聯絡感情的好時機。飯后一起圍著小區遛狗散步;把家務分配給每個人;每周設定一個家庭外出運動日,去爬爬山、騎騎車、游游泳,利用零散的時間動起來。如果一方已經患有糖尿病,那么另一方不僅要自身做好預防,同時也要承擔監督者的責任,一起動起來。
3. 營造輕松愉快的家庭氛圍
有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抑郁癥的患病率顯著高于非糖尿病入群,糖尿病和抑郁癥之間可能存在雙向的因果關系。一個好的心態,對糖尿病的預防起著積極作用。只關注自己的情緒往往是不夠的,每個家庭成員的情緒都會互相影響。
4. 一起關注,定期查血糖
家中有糖尿病成員的,其他家庭成員便要多關注血糖。一般來說,早期糖尿病大多以餐后血糖升高,或空腹和餐后血糖都升高為特征。
因此,預防糖尿病不能單純測定空腹血糖,更應該關注餐后2小時的血糖情況。
溫馨提醒:糖尿病高危人群及家有糖尿病的家屬,最好半年查一次血糖。
早發現早治療,處于糖尿病前期,通過積極干預治療,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大多數的血糖異常都能逆轉。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合理飲食、積極運動,是預防和治療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